国立大学NUS的文凭居然没能通过留服认证?!
前言/PREFACE
由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留服)颁发的“ 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是留学生回国后学位认证的重要文件,证明你在国外所获学位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然而,近期却有部分毕业生遇到了认证失败的情况,特别是一些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
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其中的原因与情况,及时避免。
本文字数:1897,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认证被拒的情况

· 开学两周时有回国记录,被认定为未全程在境外学习
· 学期间回国一个月,被告知涉及远程学习
· 寒假返校延迟半个月,认证失败,原因是未全程在境外学习
· 因看病回国三周,被告知涉及远程学习
· 秋季招聘期间回国一周,认证被拒,理由是未全程在境外学习

认证顺利通过的情况

· 过年回国一周,顺利通过
· 利用期中复习周(recess week)回国,顺利通过
· 回国过寒假,顺利通过
· 期中考试周回国,顺利通过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中留服)对留学生的学位认证要求大幅收紧,特别是对于留学期间的回国记录格外严格。
如果你在非假期时段回国超过一两天,护照上的入境记录将成为关键证据,认证极有可能因“未全程在境外学习”或“涉及远程学习”而被拒。
过去,留服认证遇阻的主要原因往往集中在专业归类或学历真实性。
但对于那些毕业于世界知名高校的学生来说,认证被拒的可能性相对较小。
然而,眼下这波“无差别式的严格审核”表明,学校排名已经不能保障你的认证顺利通过。
如今,在校学习时间才是留服认证的关键决定因素。
更值得注意的是,针对那些因疫情期间不得不在国内上网课的留学生,今年中留服在他们的学历认证书上加注了“未全程在境外学习”的标记,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早些时候发布的一批认证结果中,新加坡、泰国、菲律宾等国的部分高校毕业生的认证书上,已被明确标注了这一点,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
对于留学生而言,这意味着认证审核的标准更加严格,无论你的学校多么有名,如果在学期间有回国记录,尤其是非假期回国,都会成为认证中的风险点。
建议所有正在或即将申请认证的同学,尽量避免在学期间回国,确保在境外完成学业,以免认证出现问题。
除了新增的“未全程在境外学习”,目前已知的留服认证标注还有3种:
1
【弹性学期制】
“弹性学期制”标注:助力个性化学习与职业规划
“弹性学期制”标注通常用于具有高度灵活性课程结构的教育项目。这种学制允许学生根据个人的时间安排、学习能力以及职业规划,灵活调整自己的学业进度。
以韩国部分高校为例,弹性学期制让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是否缩短或延长学习时间,以更好地适应个人发展需求。
这种安排不仅帮助学生平衡学业与生活,也为他们提供了根据兴趣和职业目标调整学习重点的机会。
对于希望更灵活管理学习和生活的学生而言,弹性学期制提供了极大的自主权,使他们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节奏下完成学业,实现更个性化的职业发展规划。
2
【含境内研究经历】
“含境内研究经历”标注专为那些主要学习地点在国外,但在国内也进行了相当程度研究或学习的留学生而设立。
该标注常见于参与了双学位项目、联合研究项目或在国内进行短期科研实习的留学生的学历认证中。
这一标注体现了对留学生多元化学习经历的重视与认可,有助于全面展现他们的学术成就及国际视野。
通过该标注,留学生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积累的经验可以更好地反映在学历认证上,帮助用人单位全面了解他们的综合背景和能力。
3
【在外学习时间短于学制要求】
“在外学习时间短于学制要求”标注,指的是留学生在国外实际学习的时间未达到该课程或项目的标准学习周期。
这种情况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包括个人健康问题、家庭紧急情况、签证延误等特殊情况。
这些不可预见的事件可能迫使学生无法在国外完成全部学业,从而需要在国内外结合的方式下继续完成学业。
中留服对此类情况采取灵活处理态度。只要学生能够提供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在国外的学习成果,并且在国内完成的课程符合质量标准,中留服通常会认可学历的有效性。
认证标注仅作为对实际学习模式的客观记录,并不会影响对学位本身的认定或认可。
中留服的这一举措体现了其在学历认证过程中的高度责任感。通过更细致地记录留学生的学习经历,帮助用人单位和教育机构更全面地了解申请人的学术背景和实际能力。
这种透明度确保用人单位能够对留学生的国际经验和学术成就做出更准确的评估。
随着《学位法》的实施,预计未来会有更多与之配套的政策出台,以进一步完善学历认证体系。这也意味着留学生的权益将得到更好的保障,认证流程将更加明确和规范。
如果您有相关需求或疑问,欢迎留言或联系我们咨询了解。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热文

扫码关注
星岛圈子
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点赞

在看